不久前宜家發布了幾款無線充電產品,今天,Gizmodo的上手測評帶我們近距離感受一下部分新產品。宜家推出的無線充電產品分三種:
第一種是臺燈和落地燈,底座自帶無線充電模塊,用戶買回去插上電源就能使用,這些燈具價格價格從 60 美元到 120 美元不等;然后是宜家出品的無線充電底座,有單充和三充兩種,售價分別為 28 美元和 65 美元;最后一種則是需要用戶 DIY 的無線充電底座,用于木質桌面等材質,充電底座 30 美元,需要另購鉆孔工具。

用硬木軟化科技
當我們聽到“宜家”和“無線充電”兩個詞同時出現,充電底座擁有木質的面板就是理所當然了。無論是三種產品的哪一種,宜家都用木頭將充電元件包圍,黃色的木質和白色的充電模塊咬合緊密,與木質家具放在一起很是好看。

將科技模塊用木頭包起來,讓科技產品具有了生活的溫度。將手機對準充電模塊放好即可開始充電,由于手機遮蓋了白色的圓心,你看到的就是一塊承托著手機的精美木板。當然在三充上無法實現“充電于無形”的效果,但單充和充電燈座都將科技無縫植入到家居中,美感與實用性俱佳。
Gizmodo 記者用 iPhone 6 + Qi 適配手機殼進行的充電測試中發現,充電的速度與 Lightning 線直充速度差不多,許多人擔心的發熱的問題也沒有出現。另外在臺燈和大號充電座上都配備了 USB 接口,可以在無線充電的同時給另一臺設備充電。

如果你的手機恰好是適配 Qi 無線充電標準的 Lumia 920、Nexus 4-7、三星 Galaxy S6 等等,一定會被這幾款產品撓到癢處。雖然 iPhone 能夠配上殼來用,但在無線充電這個去繁求簡的使命下,裝個大殼怎么像話。
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由于 iPhone 6 不適配 Qi 充電,需要花 15 美元另購一個肥大的 VITAHULT 外殼(Plus 版為 25 美元)。宜家對手機殼的理解顯然不那么到位,帶著長下巴的厚實身材不必說,側邊的按鈕手感不清晰,再就是塑料的材質實在難與木質底座的格調相匹配。另外據 Gizmodo 評測,在裝著充電外殼時耳機線是無法正常插入的。
小結
宜家這幾款產品產品設計值得稱道,特別是臺燈,即使不能充電本身也是款不錯的燈。扁平的底座可以放置手機等物品,兩個關節讓臺燈的延伸范圍更廣,杯狀的燈罩又讓光線不至于過度發散,有助于將精力集中在燈下。建議是:手機支持 Qi 標準的果斷入手,iPhone 用戶不介意殼丑的也可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