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東生鮮宣布:京東生鮮跑步雞、游水鴨、飛翔鴿以及植物工廠、荷花村等農業商業模式趨于成熟,未來或將全球復制。
尤其是,植物工廠的農產品已經在京東商城里開賣了,并且受到用戶積極反響。
京東布局植物工廠可追溯到 2017 年 6 月份。據日本媒體報道,京東集團和日本三菱化學控股集團要在植物工廠領域展開了業務合作。
其中,三菱出技術(提供水耕栽培系統,同時在選種、播種、收獲和包裝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同時包括衛生管理和蔬菜生產記錄管理),京東出生鮮銷售渠道,在北上廣建設植物工廠。建在北京的植物工廠從今年1月開始在京東生鮮上供應。根據介紹,京東植物工廠投產后每年將生產生菜和油菜等蔬菜 300 噸,京東生鮮將在全產業鏈標準管控下保障產品的新鮮、健康、安全和安心。
(由無錫市三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日本三菱合作打造的植物工廠,目前在京東上售賣,圖片來源:京東)
如何合作?
兩條路徑:
第一條:生產線。
三菱化學將提供水耕栽培系統,同時在選種、播種、收獲和包裝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同時包括衛生管理和蔬菜生產記錄管理。
第二條:供應鏈。
植物工廠將每年生產生菜和油菜等 300 噸蔬菜。京東通過自主栽培和利用本公司物流網,電商平臺、新零售店門開展銷售。
京東如何生產蔬菜?
通過采用避免害蟲進入的高功能薄膜,能夠以無農藥方式培育蔬菜。如果種植菠菜,每年可以收獲 20 次,達到露天栽培的約 5 倍。
同時,造價也不低,京東植物工廠系統一套每 3000 平方米銷售價格約為 1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612 萬元)。
(由無錫市三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日本三菱合作打造的植物工廠,圖片來源:京東)
1、葉類蔬菜為主:集裝箱改裝的植物工廠設施,以棵萵苣和小松菜、生菜、油菜等葉類蔬菜為主,目前也有小番茄、黃瓜等果蔬。
2、光能:光能以太陽光、LED燈為主。
3、水耕培方式:京東的植物工廠通過集裝箱式裝置培育秧苗,然后將秧苗移植到塑料大棚內,通過養液進行水耕栽培。蔬菜栽培系統離地面較高,可杜絕土壤病蟲、原有重金屬及其它有害物質的污染;同時,還可避免農藥、化肥對生存環境的污染。
4、自動化培養:其特色是計算機管理,在測量溫度、濕度和空氣流動情況后,投放水、養液和肥料,以自動進行栽培。
5、科學管理:種子質量管控、智能化育苗、自動化及數據化用水施肥、陽光溫室生產、統一規格采收,均全程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產品均通過國際權威機構標檢測準。
6、保鮮:建設了生鮮協同倉和專屬保鮮冷庫。水培蔬菜協同倉是第一個蔬菜產地協同倉,可實現蔬菜從基地到配送的無縫對接,減少不當存放,縮短中間換件,全面保障蔬菜的新鮮度。據了解,京東生鮮的冷庫已經覆蓋:深冷 (-22℃ 以下)、冷凍 (-18℃)、冷藏 (0-4℃)、控溫 (10-15℃) 四個溫區,可確保水培蔬菜在采收后以最短時間入庫預冷,降低損耗,鎖住營養水分。
7、定位:高端蔬菜。與普通蔬菜相比,水培蔬菜生長周期短,纖維累積較少,口感清脆而鮮嫩,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京東植物工廠的東水培蔬菜要比有機蔬菜便宜。因為京東生鮮不只是服務于金字塔塔尖的人群,而是讓所有消費者吃的好一點。
面臨問題
未來,京東植物工廠將要在全球范圍內復制和推廣。雖然如此,京東植物工廠的蔬菜產品還面臨 4 大問題:
1、競爭市場的問題。植物工廠的創業者和經營者數量已經在逐漸增加,國內至少有上百家競爭者,那么,未來這些植物工廠靠什么贏市場和用戶。1)品牌;2)服務。
2、消費力的問題。京東植物工廠目前基本上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因為在這里擁有大量的高品質消費者和用戶,那么三四城市的消費者又該如何滿足呢?因此,會出現一線新銳的創業者,布局三四線城市。
3、分銷渠道的問題。植物工廠的蔬菜想要快速盈利,就必須要大規模生產,并且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因此,分銷渠道除了 C 端之外,與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合作才是王道。目前,已經有植物工廠與海底撈、呷哺等品牌火鍋店合作。但京東植物工廠的蔬菜銷售渠道僅在京東商城和京東 7FRESH,會員制銷售,消費者消費頻次或者消費記憶不強烈。
4、商業模式問題。很多植物農場不僅僅是賣蔬菜,而是借助新型商業模式,比如親子教育、休閑農業、采摘活動、DIY 體驗等挖掘用戶對植物工廠的深層次的需求。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需要時間。凡符合大流的,必有大趨勢。未來,植物工廠的參與者會在品牌、商業模式、服務等方面發力。消費升級時代,農業真的可以好好玩一把。